2025年8月7日《焦作日报》A08版
串珠成链 开新图强
——看我市如何构建“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文旅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城市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要深入实施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行动,构建‘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文旅发展新格局”……7月24日召开的2025焦作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绘出我市文旅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串珠成链,文旅蝶变!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一区五城”的战略目标。2024年10月,市政府研究室围绕推动文旅融合示范城市建设的课题,形成了《关于推动焦作旅游“串珠成链”发展的调研报告》。2024年11月,市委书记李亦博,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冰在该《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在全市开展“串珠成链”专项行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云台山带动全域旅游,化点成珠、串珠成链,着力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市。
串珠成链,大有可为!
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焦作市旅游“串珠成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亮珠、串珠、强链”三项行动,14条举措旨在聚焦“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出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补强延伸文旅要素链条”三大核心任务,焦作文旅开新图强,大有可为。
展开剩余92%“亮珠”就是整合资源、放大优势,让文旅品牌更加鲜亮。
如何“亮珠”?
云台山雾森仙境惊艳亮相,演绎烟雨云台诗意画卷。
我市将通过做强城市新业态新场景、壮大云台山龙头景区、擦亮太极拳世界名片、打造沿黄文化旅游带、实施“景区焕新”工程,将焦作文旅璀璨明珠“亮”出来!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
高质量建设麦田里田园综合体、百年矿业遗址公园等项目,改造提升南水北调文旅小镇、恩州驿古街、焦作高塔实景演出、太行盆景园等项目,打造城市网红打卡地。在城区谋划实施云台山主题文旅街区项目,打造山水文化与景城融合消费场景;加大对消费集聚区的升级改造力度,举办夜间文旅消费主题活动,打造一批夜游、夜购、夜娱场景。精心办好“一赛一节”,积极承办国家级、省级大型体育赛事,提升会展、演唱会、文化艺术节的规模及成效,鼓励视听制作机构到文旅场所创作拍摄,打造“跟着赛事游焦作”“跟着音乐游焦作”“跟着微短剧游焦作”等文旅新品牌。通过打造一系列新场景、新业态,补齐焦作城市游短板,让城区成为流量洼地和网红打卡地。
都市·麦田里农业主题公园。
如何“串珠”?
重点打造深度游线路。重点打造五类2日至3日深度游线路,形成规模效应。即:以云台山景区为龙头,加强景城、景区、景乡、景业联动,推出“云台山+”系列拳头核心线路;以太极拳发源地为轴心,辐射蜜雪大咖、四大怀药等IP,推出“太极拳+”系列研学寻根线路……
焦作百年矿业公园。
联动打造跨区域线路。加强省内协同,与洛阳、安阳、三门峡等周边城市强强合作,组织实施门票互免活动;深化与郑州都市圈城市的联动宣传,推动区域文旅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品牌共建。强化省际联动,主动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联合京冀晋三地开展太行山旅游联合推广活动,协同开发沿线文旅产品;持续加大与中国功夫之旅品牌推广协作体合作力度,推动陈家沟与少林寺共同打造“功夫之旅”品牌。
南水北调文旅小镇。
亮珠、串珠,紧跟着就是“强链”行动,补强延伸文旅要素链条,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更加安心、舒心。
恩州驿古街夜景。
强化旅游交通服务。加快实施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形成以“太行云天、畅享运动”“黄河魂、古都韵、中国情”为主题的旅游公路品牌;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化改造,完善提升旅游驿站、观景平台、旅游厕所、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结合市场需求,在节假日期间增开城区至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陈家沟、青龙峡、陶三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探索开通“云台山—南水北调—陈家沟”旅游快线。
神农山景区暑期活动现场。
完善旅游配套要素。开发“焦作美食”,学习陕西“袁家村”模式,整合四大怀药、武陟砂锅、博爱杂拌、孟州浑浆凉粉、怀庆府驴肉、马村烧鸡等地方特色美食,在文旅街区、景区开设旗舰店、体验店、小吃专区,打造“美食体验综合体”,持续扩大“焦作美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升智慧文旅水平。加强智慧文旅平台与“焦我办”的功能对接,推动“一键游焦作”“一周游一卡通”等服务上档升级,引进企业入驻平台,实现线上订单功能。开发“AI游焦作”数字应用生态,积极接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帮助游客推荐线路、规划行程、预约咨询、在线导览等,实现信息精准匹配与个性化定制服务,提升游客到焦作旅游的便利化水平,满足游客全场景、全过程信息服务需求。
“串珠成链”不是一蹴而就,三年行动更像是一场焦作文旅的自我整合、自我完善、自我重塑的新路径,必将助推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早日建设成为文旅融合示范城市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景鹏 报道
文中图片均为焦作日报资料图
“真金白银”奖励撬动文旅“大流量”
“这样‘真金白银’的奖励,让我们干劲儿十足,我们将继续深耕包机、专列游,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来焦作游玩。”8月1日上午,2025年下半年旅游市场开拓工作座谈会暨焦作市旅游市场营销奖励颁奖仪式上,我市一家旅行社负责人领到奖励资金后激动地告诉记者。
会上,共发放2024年旅游市场奖励资金93.6万元。其中,组织接待旅游包机68架(其中境外包机6架)的12家旅行社,获奖励资金68万元;1家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专列11列,奖励22万元;2家旅行社获境外团队年度奖励,奖励资金3.606万元。
可以感受到,我市持续坚持财政激励与资源整合双轮驱动,着力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真金白银”撬动文旅市场活力,助力加快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城市,不仅赢得众多旅行社的好评,对于引客入焦更起到显著作用。
立足资源优势
旅游营销激励政策不断优化
厚重的人文、秀美的山水、宜居的生态……这些丰富独特的资源,是我市吸引广大游客的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我市围绕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营造安全、便利、舒适的旅游环境,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政策先行,持续优化旅游营商环境。
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推动引客入焦,焦作市连续三年出台《焦作市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以“真金白银”奖励市场主体,取得明显成效。
以一组数据为例:2023年全市共组织接待旅游包机58架,旅游专列9列,大型会议3场;符合焦作市旅游市场营销奖励的旅游包机58架,旅游专列9列,大型会议3场。2023年度共支付奖励资金78万元。2024年全市共组织接待旅游包机72架,旅游专列15列;经审核,符合焦作市旅游市场营销奖励的旅游包机68架,旅游专列11列。此外,符合申报组织接待境外旅游团队奖励的入境游客人数达2803人,共申报奖励资金93.6万元。2025年,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接待旅游包机62架,旅游专列16列,大型会议6个,大巴车队2个,目前资金申报情况已超2024年全年。
“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正成为焦作文旅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力引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市旅游产业影响逐步扩大,大巴车队、研学团队等旅游形式更加丰富,我市奖励政策仍在进一步完善提升。
坚持活动引领
持续做好文旅促消费文章
随着一笔笔奖励资金从“政策文件”落到企业账户,旅行社组团积极性显著提升,焦作文旅发展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为了更好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我市坚持活动引领,创新“文旅+”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春节、“五一”、端午节、“十一”等重要假日节点,策划推出文旅促消费主题活动,成功举办“醉美金秋·相约焦作”云台山旅游节,精心打造独具焦作特色的节会品牌IP。文旅、商务、体育、工会等部门强化联动,创新出台八项促消费措施,大力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能力,拉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持续放大“票根经济”效应,力促文旅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
强力实施“引客入焦”行动,除了出台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还先后推出“六城联动门票互免”“一票游焦作”“过境免签入境游”等优惠政策,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赴焦旅游。
围绕讲好“焦作故事”,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先后加入中国功夫之旅品牌推广协作体、太行山旅游联合推广、“山海交响”新媒体发布联盟等旅游联合宣传推广机制,不断扩大焦作“朋友圈”。今年年初以来,先后代表我省赴山西、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受邀参加韩国首尔国际旅展、泰国国际旅展,强力拓展国际、国内高端客源市场,不断放大焦作声量。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强化政策创新供给,书写文旅产业与市场主体互利共赢的新篇章,以更优营商环境为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加快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城市。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景鹏 报道
新场景、新业态解锁
“竹林水乡”新玩法
炎炎夏日,何处觅清凉?
在博爱县磨头镇西张赶村,“竹泉游水世界”让游客在浪里冲凉、滩上拾趣或者划着皮划艇享悠然时光……作为西张赶村依托当地丰富的竹林与泉水资源,全力打造的“竹林水乡”特色场景,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游客在猫园休闲餐吧就餐。
溪畔玩水、竹林露营……在博爱县许良镇西北方的丹河湾畔于庄村,旧水利遗址改造的风车、窑洞、竹厅形成竹水湾景点,特色餐饮、露营基地、直播基地、研学绘画基地等多种业态,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成为游客避暑打卡地。
游客在潘娘子山庄游玩。
烧烤、野炊、露营、住宿,博爱县大力发展“小院经济”,打造以潘娘子山庄等为代表,融合文化艺术、生态融合、古风雅韵、庭院休闲四类型50余家特色小院,有效促进夜间消费,增添城市烟火气。
如此多的新场景、新业态,解锁“竹林水乡”新玩法,也让我们看到博爱县全域旅游发展的蓬勃活力。
博爱县打造“三带”,即竹林水乡体验带、丹河峡谷休闲带、沿太行生态康养带,多点培育五大类20个特色精品村。西张赶村积极谋划实施文旅融合建设项目,用时尚化的场景再现竹林水乡的“乡愁记忆”,通过声光电技术营造竹林幻境,夜间客流量占比达65%;“竹泉游水世界”自去年推出以来,深受游客喜爱,该村还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游客在“竹泉游水世界”戏水。
在“竹文化+”引领下,竹浪岛、泗沟“竹林里”露营基地、竹林七贤生态文化园等文旅融合项目加速推进,“竹林剧本杀”“竹笋采摘”“竹泉水稻”等12种体验业态应运而生,让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由0.8天延长至1.3天。
目前,博爱县正在实施总投资3.55亿元的五个重点文旅融合项目。博爱记忆·文化创意园项目完成非遗美食展厅、博爱美食、摄影喜宴、文化娱乐等区域建设,计划10月份投入运营;泗沟露营基地项目完成小舞台装饰、基地大门、丛林穿越绳网搭建等,正在建设竹坞坊观光直播基地,计划年底前完工;竹浪岛项目已开挖1500米并完成修坡整形,正在进行桥梁施工……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博爱县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让“太行山下竹林水乡”品牌更加闪亮。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景鹏/文 王梦梦 实习生 申贝妮/图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博爱县文广旅局提供
修武县云台山岸上村
成为省级夜经济集聚区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财政厅发布新一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名单,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岸上村夜经济集聚区成功入选。
修武县云台山镇岸上村,晚霞与山岭、村舍交相辉映。
修武县岸上村夜经济集聚区毗邻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主要由“一纵两横”三条街道构成,总长1200米,总面积6.68万平方米,集聚了旅游观光、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民宿度假、文化体验、旅游购物等功能。334家门店涵盖美学民宿、特色餐饮、非遗体验店、文创店等,全时段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体验,同时集纳夜购、夜食、夜游、夜演、夜娱、夜宿等丰富的夜经济业态,打造出业态交融、品牌荟萃的活力图景。
岸上小镇夜景。
该街区还荣获“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称号。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景鹏 赵改玲 报道
文中图片均为焦作日报资料图
“书香带你去旅行”异彩纷呈
探秘温县四大怀药基地、瞻仰王忠殿烈士事迹陈列馆、寻访宋学义故居、走进竹林水乡……由焦作市图书馆主办的“书香带你去旅行”研学活动圈粉无数,异彩纷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市图书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打造“书香带你去旅行”研学活动品牌,让读者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实现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的活动效果。活动以“行走式阅读”为核心,通过线下探访红色教育基地、文化遗址、自然农场等场景,结合互动体验与知识讲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目标。仅2024年,累计开展活动八场,惠及240个家庭、青少年超千人次。
50名小读者走进“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故居,通过实物展览、革命故事讲解和文物小游戏,重温英雄事迹。活动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培养爱国情怀,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要“发扬革命精神,报效国家”。
30名小读者在西大井文旅景区观看情景剧、参观罢工纪念馆、重走防空洞,互动问答与心得写作环节深化了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理解,激发“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在垦农小院开展割麦、稻草人制作等农事体验,35名儿童在麦香中感受劳动价值,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在天河公园,以《小王子》共读为引,结合花草拓染、自然相框创作,将文学与艺术融合,50名儿童在自然中感悟“知行合一”。
活动自开展以来,覆盖学校、乡村、景区等场景,形成“文润怀川·书香焦作”全民阅读品牌。
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书香带你去旅行”研学活动,进一步开发利用场馆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场馆文化内涵,同时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达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目的,让诗与远方在眼前绽放。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
图片新闻
8月6日,在我市大型农业主题公园——都市·麦田里,300亩向日葵花绽放,标志着这里致力打造的“治愈系风景”拉开序幕。灿烂的向日葵铺满田野,昂首向阳,它们在微风里摇曳生姿,勾勒出绝美的城市生态画卷。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梦梦 实习生 申贝妮 摄
发布于:北京市诚利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